「霍普曼盃」是每年年底在澳洲伯斯舉行的國際比賽,與「台維斯盃」(Davis Cup)、「聯邦盃」(Fed Cup)並列世界三大團體網球賽事,不過相較於前兩者分別以男子或女子球員為限,霍普曼盃則是邀請各國派男子、女子選手各一名前來參賽,國家之間就男子單打、女子單打、混合雙打等三點來一分高下。因為國際間少見混合雙打賽事(只在大滿貫賽或是表演賽才有),因此也變成了「霍普曼盃」的一項傳統。此外,因為是在年初的大滿貫賽,「澳洲公開賽」之前舉行,也被視為是熱身賽事之一,所以儘管沒有職業積分,不少應邀參賽的知名選手仍願意前來獻技,葛拉芙(Steffi Garf)、貝克(Boris Becker)、小威廉絲(Serena Williams)、辛吉絲(Martina Hingis)、費德勒(Roger Federer)等人都曾在此地出賽過。
台灣能夠在此地出賽,還真是要感謝澳洲近來積極的「脫歐入亞」政策。在網球上面,「澳洲公開賽」每年都會提供一張外卡給「亞洲網球錦標賽」的男女單打冠軍得主。澳網也是四大賽中,唯一增設中文、日文、韓文主頁的大滿貫賽。就在去年,澳洲為了更進一步拉近與亞洲網球的關係,特別增設「亞洲霍普曼」,邀請頂尖亞洲球員競爭「霍普曼盃」的最後一席。去年是由印度代表亞洲進軍正式賽程,今年則是由台灣的盧彥勳與謝淑薇擊敗強敵泰國,獲得首次出場的機會。
盧彥勳目前排名第110位,是台灣男子網球進軍世界第一人,也是近年來台灣網球的主力,去年一整年因為傷勢纏身成績不盡理想,此次在「霍普曼盃」代表台灣初次亮相,除了與各國好手較量之外,也期望能借此機會重新出發。謝淑薇目前排名第157位,也是國內女網的主力選手,雖然排名與其他頂尖球手有一段差距,也希望藉此調整自己的比賽心態,再創佳績。兩人曾經在去年的「杜哈亞運」合作,摘下網球混雙的銅牌,已有合作的默契。兩人是否能在強敵環伺的「霍普曼盃」脫穎而出,實在是令人期待。
此次「霍普曼盃」共邀請八國選手前來參賽,除台灣選手尚為網壇新手之外,其他國家皆是世界知名的網球名將,八個國家將分為兩組各自進行小組巡迴,取兩組戰績最佳的國家進行最後決賽。衛視體育台也將從12月30日起轉播這項賽事,不過可惜的是,礙於經費限制,無法轉播台灣選手出場的賽事,相信很多球迷聽到消息都非常失望吧!
以下是各國參賽選手的名單,選手名字後方是個人的世界排名。
A組 |
塞爾維亞 - Jelena Janković (3) and Novak Đoković (3) |
法國 - Tatiana Golovin (15) and Arnaud Clement (54) |
阿根廷 - Gisela Dulko (37) and Juan Ignacio Chela (17) |
台灣 - 盧彥勳 (110)、謝淑薇 (157) |
B組 |
美國 - Serena Williams (6) and Mardy Fish (43) |
捷克 - Lucie Šafářová (24) and Tomáš Berdych (13) |
澳洲 - Alicia Molik (67) and Peter Luczak (77) |
印度 - Sania Mirza (32) and Rohan Bopanna (262) |
相關資料:
霍普曼盃之男女大混戰
霍普曼盃官方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