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城鎮」是一個緊鄰海岸的狹長小鎮,繼續往北方前進的話,就會經過「外澳」這個地方,據說是適合衝浪的好所在。我不懂衝浪,但沿路看著洶湧的波濤,倒也覺得很有趣。
大概是岩岸地形的關係,這裡的浪濤特別大,和著泥沙的海看來更是混濁,這個海相絕不賞心悅目,反倒令人怵目驚心了。
走過不知名的漁港,討海男兒看到我的裝扮,知道我是環島旅人,便向我比讚,我也回敬他們,祝他們出海豐收。
又走過座落於海邊的「大溪國小」,校園旁邊就是海,這裡的孩子好幸福啊!
海邊的釣客問我,接下來要如何走呢?我說,就順著海岸線走下去吧!他也為我加油打氣。
接下來走到了「大里天公廟」,這裡是新北和宜蘭的交界。民間諺語「向天公借膽」據說就源自於此。宜蘭先民要往淡水必先路過此地,向天公祈求,保佑日後功成名就。
這裡還有「草嶺古道」,是古時宜蘭往返北部的唯一通道。也是徒步環島界口耳相傳的一條捷徑。從這裡走,就不用途經「九彎十八拐」的北海岸了。
不過我的功課做得不夠足,走到這裡才知道有這一條捷徑。我是拉推車環島的,而「草嶺古道」是爬石階的,看來不適合我。
在「天公廟」旁的遊客中心遇到了另一位徒步環島客,打招呼之後,發現彼此都是台中人,只不過他是南屯人,我是豐原人。我們都是逆時針行走,不過看來他腳程比我快多了,而且他要走「草嶺古道」,那看來也不能同行了。
「天公廟」旁有小販在賣宜蘭著名的「花生捲冰淇淋」,其實就是潤餅皮包著花生糖、冰淇淋和香菜。嚐一嚐口味也就夠了。
直到現在才發覺,我的行李好像輕了一點。仔細盤查,一個小包包不知在何處掉了。雖然裡面的貴重物,也不過是五百多元的行動電源,和充當音樂播放器的老手機,但沿途的心情筆記掉了,甚是可惜。更可怕的是我的密碼本也在裡面,嚇得我連忙到下一站找網咖修改網站密碼。
下一次的旅行,還是別搞什麼「菜籃環島」,改背背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