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15日

女子網球的底線

中國女子網球選手彭帥於11月2日在個人微博帳號發文,坦承曾遭中國前副總理張高麗性侵。由於彭帥曾是網球大滿貫雙打冠軍,具有國際知名度,消息一出即震驚全球。彭帥本人至今音訊全無,令人擔憂。有鑑於此,舉辦全球女子網球賽事的WTA(女子網球協會,Women's Tennis Association)於14日發出聲明稿,要求中國政府針對彭帥事件進行全面、公正且透明的調查,並且停止封鎖彭帥的相關消息。

聲明中指出,「作為一個致力於女性的組織,我們仍然致力於我們奠基的原則-平等、機會與尊重。」

「彭帥以及所有女性都應被傾聽,而不是被審查,她對一名前中國領導人涉及性侵行為提出指控,必須獲得最嚴肅的對待,在社會中所發生的種種行為都需要進行調查,而不是寬恕或忽視。」

作為主流運動中的女性組織,女子網球向來是女權運動的標竿。WTA的創辦人金恩夫人(Billie Jean King)為替女子球員爭取較高的地位和獎金,在1973年出征「性別之戰」(Battle of the Sexes),擊敗溫布敦前男單冠軍鮑比·里格斯(Bobby Riggs)而名留青史。該段逸事曾在2017年被改編為電影「勝負反手拍」(Battle of the Sexes),由女星艾瑪史東(Emma Stone)主演。

女子網球也是最早有球員岀櫃的職業運動。1981年,金恩夫人在與同性情人的訴訟中坦承性傾向,成為第一位公開岀櫃的女性運動員。另一位女將「女金剛」娜拉提諾娃(Martina Navratilova)同年也在媒體上公開岀櫃。女子網球保障現役球員可公開岀櫃。其他運動如籃球或足球,是在近期才開始有球員岀櫃,而且為避免遭受同僚排擠,都是選擇在退役後才出櫃。至於男子網球,至今仍無有球員願意公開岀櫃。

女子網球賽事遍及世界各地,連對女性態度保守的中東地區也有比賽,對當地女權提昇有所貢獻。女子網球甚至衝破政治隔離,讓中東地區允許以色列選手入境參賽。由於歷史因素,以色列公民,甚至護照有以色列入境紀錄的外國人,向來被中東國家拒絕入境。

過去數十年來,WTA不斷擴展在中國的營運,為中國捧出彭帥、李娜等大滿貫級的運動明星,並預計在中國市場投入10億美元,來新建球場和提高獎金。但因為疫情關係,中國賽事已停擺兩年,令WTA損失慘重。如今彭帥事件為中國市場帶來新的不確定性。WTA總裁Steve Simon表示,「如果彭帥事件沒有看到應有的處理,我們(WTA)不排除退出中國市場。」

過去曾有NBA高層因為支持香港反送中運動而觸怒中國,NBA在中國的轉播也遭到停播。難道WTA此次公開聲援彭帥不怕遭到中國報復?Steve Simon表示,「NBA的情況和我們有所不同,這次是有我們的球員遭到性侵害,這是我們所不能妥協的。」

「從球員到高層,我們都團結一心,唯一可接受的作法就是做正確的事。」

金恩夫人在網路上轉發WTA的聲明,希望彭帥平安。娜拉提諾娃支持WTA的決定,認為「這是非常強力的立場,而且很正確。」另一位前球后艾芙特(Chris Evert)在社交媒體上號召以主題標籤「#彭帥在哪裡」(#WhereIsPengShuai)發文,獲得回響。法國男網選手Nicolas Mahut也在社交媒體上呼應,認為彭帥事件不只是WTA的事,大家都要關心,並標記ITF(國際網球協會)和ATP(男子網球協會)應該表示意見。

過去西方企業在中國投資,礙於市場利益,對於中國的蠻橫行為多半是悶不吭聲。但近年來中國的挑釁,已讓歐美國家開始有警覺。自「#MeToo」運動以降,女權已是西方主流價值,此次中國處理「彭帥事件」百般遮掩,恰是踩到了西方文化的底線。望WTA此次對彭帥事件的發聲,能夠引起更多關注。畢竟中共政權羽翼未豐,吃軟怕硬,一昧姑息只會讓邪惡坐大,讓好人受苦。

相關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