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總統馬英九於3月27日前往中國,進行為期12天的「祭祖之旅」,因為是首位卸任中國民國總統踏上中國土地,此行備受矚目。不過因為同時間有蔡英文總統的訪問中南美洲友邦之行,並會在美國與眾議院議長麥卡錫(Kevin McCarthy)見面,馬英九與蔡英文的行程強碰,頗有互相比較之意。
此外,宏都拉斯在此時突然宣佈與台灣斷交,轉而與中國建交,馬是否該在此時前往中國也引發討論。然而馬不顧勸阻,仍執意赴中。他搭中國航空飛抵上海,下飛機時,地面沒有鋪紅地毯,接機者只有上海市台辦副主任,接待規格與2005年前副總統連戰首次出訪中國時相比,顯然是遜色不少。
馬英九此次中國行雖定調為「祭祖之旅」,但說是「諂媚之旅」還差不多。訪問武漢時,馬英九被帶到「英雄城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武漢保衛戰專題展」,他推崇中國防疫是對整個人類的貢獻,並批評台灣的防疫為中國政府帶來不便。此言一出,令全體台灣人傻眼,畢竟當初武漢在封城時淪為鬼城,馬英九是睜眼說瞎話。台灣防疫指揮官王必勝回酸,他尊重中國人的觀點。
到達上海時,馬英九又稱讚上海是新時代文明的據點,完全忘記上海去年四月封城時的慘況。馬英九此行說「大陸地區」也是中華民國,但他卻無視「大陸同胞」在疫情控管時的慘狀,為獨裁的中國政權擦脂抹粉,是謂失格。
馬英九在中國荒腔走板的表現,任誰也看不下去。此時,台灣一隻狒狒在桃園市四處遊蕩,反而變成新聞焦點。該狒狒從何而來,又為何逃脫,是民眾茶餘飯後的話題。然而相關單位在追捕過程中造成狒狒死亡,從奇案變成慘案,也引起民眾的憤怒。
為何台灣人民關心一隻狒狒的死活更甚於馬英九?首先,馬英九是卸任元首,又退位多年,早就是過氣的政治人物。再者,台灣人有養寵物的經驗,普遍有動保意識,對於從動物園逃脫卻慘遭橫死的狒狒,更能以同理心來對待。關心狒狒圍捕事件,能夠完善台灣的動保法令,對社會更有貢獻。在台灣人關心社會議題的同時,試問又有誰會在乎馬英九在中國演出的猴戲呢?
台灣社會現在在討論動物權利的保障,馬英九在中國卻與人權紀錄不佳的中國共產黨沆瀣一氣,主張「九二共識」、「一個中國」。中國「人」不如台灣「狒狒」,真是情何以堪。
參考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