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行的部落格平台中,除了WordPress因為可以自己架站,擁有最高的自由度之外,應該就是Blogger的自由度排名第二。因為Blogger除了不能進入後台的資料庫之外,其他方面幾乎都可以做到,例如插入Javascript程式碼,或是撰寫CSS語法改變網站的樣貌,都是輕而易舉。甚至Blogger還可以自己修改網站模板,建立一個屬於自己的,獨一無二的網站。
從來沒想過自己也有能力設計一個Blogger模板,不過因為手邊網站的模板太舊了,沒有自適應的功能,就連Blogger的最新功能也無法套用。再加上Blogger內建模板的語法太複雜,如果要修改,難度也太高,於是便興起自己寫一個模板的想法。
首先在網路上查到自行設計模板的方法,看起來不難。就是先把網頁架構寫好,再插入必要的Blogger程式碼,之後再把模板上傳套用,後台就會自行加上其他語法。
至於自適應設計的部份,由於自身能力不足,所以決定套用「Bootstrap」工具來實現網站的自適應。「Bootstrap」其實就是一套預先設計好的CSS語法,直接在網頁區塊加上它的CSS標示,就可以完成自適應設計,不用再去考慮傳統網頁設計的眉眉角角。另外「Bootstrap」也有內建一套Javascript程式碼,可以添加網頁內容開合等特效,很是方便。
但「Bootstrap」也有缺點,就是內容包山包海,檔案較大,對於不需要太多功能的網站來說,會拖慢開啟網頁的速度。而且因為裡面語法都寫好了,除非自己架站,上傳自己修改的語法,否則只能套用預設的設定,或是自己再寫規則蓋過原本的設定。
另外為了使用「Bootstrap」,還要再重新學習「Bootstrap」的套用規則,顯得有點疊床架屋。所以花了一點時間,跟著W3schools的網路教程,學習如何使用「Bootstrap」的功能。不過既然自己的能力不足,使用「Bootstrap」這種懶人包還是比較適合我。
最後模板寫好,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使用起來感覺還不錯。但是後來又出現問題,發現寫文章時,若要使用Blogger文章編輯的預覽功能,文章內容完全顯示不了。查了一下網路,發現「第三方模板」多會出現這種問題。原因是Blogger的功能只根據官方模板來設計,所以不能保證與「第三方模板」完全相容。所以下次如果想要設計新版型,最好拿官方模板來修改,才能夠確保相容性。
但自己竟然只看網路資料,就能寫出一個Blogger的新模板,而且還沒出現大問題,也蠻佩服自己的。看著自己設計的模板通過Google的自適應測試,一股驕傲之情油然而生。
更新:文章預覽失效的原因找出來了。因為曾修改模板,讓內頁文章以外的網頁只出現文章標題,結果把預覽畫面的內文給擋住了。所以只要修改語法,不要擋住預覽畫面的內文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