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16日

2024年東京行

今年五月底剛好有空檔,適逢喜歡的日本歌手在東京開演唱會,不如飛去日本搶票好了。

去日本不是第一次,四年前就去過沖繩一趟,不過日本的大城市則尚未去過,托歌手的福,終於要去造訪東京了。

跟上次沖繩行比較起來,此次東京行更是花費心思。畢竟東京是國際大城,人口密集,景點眾多,交通又複雜,都需要再三研究。尤其是疫情過後,日本又有新的入境措施,甚至連商家景點也都有新風貌。幸好東京是國人喜愛的旅遊地,只要上網搜尋,就可以找到最新的旅遊資訊,對行程規劃相當有幫助。

交通:

  1. 樂桃航空(去程)+台灣虎航(回程):7443 TWD
  2. 東京地鐵3日券(KKday):286 TWD
  3. 東京單軌電車:羽田機場至東京市區來回
  4. JR火車

住宿:

ホテルトレンド浅草田原町(HOTEL TREND ASAKUSA TAWARAMICHI )
三天兩夜(單人套房):3653 TWD

其他事項:

  1. 開啟Visa金融卡跨國提款功能、設定磁條密碼
  2. 銀行提款機兌換日幣現金。
  3. 「街口支付」轉換地點為「日本」,可支援日本「PayPay」行動支付
  4. 信用卡附帶旅遊平安險、不便險
  5. 手機網路日本漫遊(3日):299 TWD
  6. Visit Japan Web(日本入境網路登錄,可取代入境卡、海關申報表)
  7. Japan Transit Planner(日本地鐵搭乘app,有中文界面)
  8. Google翻譯 app


啟程

從台中搭統聯去桃園機場。等車時,附近的台中火車站人聲鼎沸。走近一看,原來是為了抗議「國會擴權法案」的集會,大熱天在室外抗議也真是辛苦。受不了酷熱,跑進去火車站吹冷氣,這時身旁的婦人抱怨,外面那群人是民粹,是為了擾亂社會而抗議。婦人和外面群眾的思想大不同,卻都能夠在這裡和平共處,這就是生活在台灣的福氣。

到達桃園機場的第一航廈,這是第二次搭國際線,比起初次出國,這次心情平靜不少。出境時經過有大片書法的牆面,上面寫的是方文山的歌詞。看了一下介紹,發現方文山特意註明了自己的籍貫(江西于都)。現在都什麼年代了,需要講籍貫嗎?方君近年來長住中國,熱衷於「兩岸交流」事務,他的意識形態也不言而喻。

我搭的是晚上8點的飛機,到日本已是凌晨,而進入市區的「單軌電車」要到早上才開,代表我要在機場過夜了。事實上,回程的飛機也是在清晨起飛,等於最後一天也要在機場渡過。名義上是五天四夜的行程,但扣掉前後兩天在機場,在東京市區也只有三天兩夜而已。

出入境

到達羽田機場已是凌晨,首先是入境檢查。在疫情過後,日本政府推出了電子通關的措施,可在出發前,先到「Visit Japan Web」網站登錄入境資訊,屆時在機場掃QR code即可通關。但其實通關速度不會變快,因為還是要跟寫紙本入境卡的乘客一起排隊,凌晨入境的遊客也是很多,等了一個多小時才順利通關。

通關流程是:遵循現場人員的指示,先在機器上掃描護照、人臉和指紋。然後排隊進行審查,移民官會看你的護照(及紙本入境單,若有),然後提示你掃QR code(若有)。接著再去海關申報處,也是按平板、掃QR code搞定。

至於出境的部份,通過行李檢查之後,在機器上掃描人臉和護照,閘門打開,走出去就完成了。

羽田機場

下飛機之後,跟著人群走過漫長的通道,才來到入境通關處,不禁讚嘆羽田機場還真是大。沿途不時看到大谷翔平的大型掛圖,果然是當前日本的全民偶像。出關之後,先去看單軌電車的搭車處,然後再去找睡覺的地方。此時搭同班機的女生前來搭話,聊沒幾句,我就祝她旅途愉快,把她打發掉。其實搭紅眼航班真的很累,希望她能夠體諒我的不近人情。

為了紓解旅行的疲憊,特地去機場的付費淋浴間梳洗一番,可用半個小時,梳洗完畢便覺身心舒暢。

追星

此次旅行最大目的是追星,希望能夠搶到喜歡歌手的演唱會門票,結果連續兩天搶票都失利,覺得有點失望,但還是去演唱會現場買週邊商品。

排隊買週邊時,隔壁的日本大哥向我搭話,我說我是外國人,不懂日文,他就改用簡單英文跟我聊天,說他是第一次來參加演唱會,好高興。沒有搶到票的我,本來情緒有點低落,但看他這麼高興,我也被他感染,心情變好了。

除此之外,我還搭火車去了埼玉縣的「角川武藏野博物館」,那裡有喜歡的歌手舉辦的特展,介紹她歷年來的音樂活動。因為歌手出道將近要50年了,所以去看展覽的觀眾以中老年人為主。我還在現場聽到了北方口音的中文,看來歌手在彼岸也是受到注目。

景點

此次旅行主要的活動範圍,以東京的上野車站,及其附近的淺草地區為主。景點去了東京車站、東京鐵塔、 晴空塔、皇居外苑、淺草寺等地。景點之間的移動以地鐵和山手線為主。最後還去唱了「One卡拉」(ワンカラ,個人卡拉OK),但費用偏貴,性價比不高。

食物

此次旅行吃的日本美食有拉麵、炸豬排、煎餃等,雖然滋味不錯,但也不那麼驚豔。可能是因為台灣的日本料理店太多,口味已經熟悉,就沒有驚喜感了。

特意去了池袋地區,那裡有台獨前輩「史明」創辦的「新珍味」餐廳。雖然不闇日語,但為了嚐嚐「台獨」的滋味,還是硬著頭皮進去了。我點了打滷麵和唐揚雞,味道果然不錯。

此行並無吃太多美食,或許是因為水土不服的緣故,竟出現便秘問題。還好有藥妝店,便買了網路上推薦的便秘藥,吃下去就「通體舒暢」。此時就要感謝日本的免痔馬桶,給予屁屁最溫柔的呵護,令人彷彿置身於天堂。

東京人

東京是國際化大都市,有來自世界各國的遊客和專業人士。電車車廂內,幾乎半數乘客是外國人。據說東京人冷漠害羞,但其實不然,不論是飯店人員、餐廳侍者,還是路人,在我求助時都是熱心協助。例如在上野站搭火車時,向中年大叔詢問搭車的月台,他也為我指點迷津,雖然後來發現他指的月台是錯的。

有趣的是,竟也有人找我問路。在上野車站,一位日本國中生找我幫忙,我說我是外國人,聽不懂日文,他連忙向我道歉,真是可愛。最後連印度人也找上我了,我真的是無能為力,只能請他去服務台請求協助。

感想

向來不喜歡大城市,故造訪東京之前,也有過疑懼,深怕無法適應。後來發現東京除了有高樓大廈,也有清澈的水道,岸邊綠意盎然。自然和科技在這裡完美共存,可見城市規劃之完善。

以東京為主的首都圈有3800萬的人口,但街頭不見喧鬧,交通井然有序,汽車駕駛也都嚴守行人優先的規定。我在東京過馬路時,被汽車禮讓了好幾次,結果回來台灣,差點被汽車撞到,這就是素質的差別。

泡沫經濟破滅後,日本進入失落的年代,經濟陷入泥沼。但實地造訪東京後,發現自助點餐和行動支付大行其道,這個老牌的科技大國,現在還是很先進。

無怪乎台灣人喜歡去日本玩,這不是因為現在日幣貶值,購物很便宜的關係,而是該國的確有值得學習效法之處。古人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現在大家都在批評台灣的街頭是「行人地獄」,這也是因為去東京旅行之後,被當地的交通驚豔到,才得到的體悟。

所以說,能夠去東京玩,真是太好了,不但開了眼界,也長了見識。看來為了要增廣見聞,要再去日本玩一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