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可以在大滿貫比賽中看到認識的背影、聽到熟悉的聲音、聽到令人懷念的加油聲,差點誤以為是在棒球場上為「中華隊」加油了。定神細看,不是在作夢, 今天 (2007年1月26日周五)在大滿貫的中央球場,也有來自台灣的選手與國外高手爭奪冠軍獎盃了。連一向氣定神閒的節目球評們,也開始語無倫次了起來。
這次來自台灣的莊佳容 (21歲,上圖右)和詹詠然 (17歲)原本因為雙打排名不夠,無法進入澳洲公開賽的女雙會內賽,不過承蒙相關人士的賞識與厚愛,獲頒一張外卡得以直接進入會內賽。沒想到就這麼一路闖 進到最後的決賽,還在四強擊敗了衛冕冠軍,來自大陸的鄭潔和晏紫。雖然最後力拚三盤,敗給了有經驗的Cara Black和 Liezel Huber,但是已經是台灣選手在大滿貫賽事的最佳成績了,也是台灣網球的最大突破。
一般對於台灣運動員的印象總是不脫信心不足、缺乏贏 球動力的印象,此次莊佳容、詹詠然也差點就以直落二盤敗北,不過在第二盤硬是把局數扳成六比六平,並以搶七搶下第二盤,但是在第三盤可能因為過於粗心大意,一下子被有經驗的對手拉成五比0領先,並以六比一結束比賽。有趣的是,在第二盤,對手一球原本是被判界內,但是莊佳容質疑球的落點,向主審要求用「鷹 眼」系統重看球的落點,結果翻案成功,成為搶下第二盤的關鍵。
說實在話,如果不是因為有台灣選手闖進冠軍決賽,我一般也是很少看女雙賽事的,而大滿貫賽的節目轉播也都是以單打為主,雙打也只有在決賽才會全程轉播。所以 也多虧了兩位選手的傑出表現,讓我們得以一睹本土球員的英姿。詹詠然才17歲,現在單打排名已經擠進世界前80名了,可以直接征戰四大滿貫賽的會內賽。莊 佳容原本雙打成績就較好,有百名內的實力,可是因為詹詠然雙打排名尚在百名外,所以兩人原本是無法直接參賽的。看了看比賽情況,詹詠然底線凶狠,移位迅 速;而莊佳容網前截擊犀利,多次搶攻得分。基本上莊佳容發揮是較好,而詹詠然則是多次發球局被破,不過兩人合作無間,在對手Cara Black發球較弱的情況下也反破回去。比賽中也出現了幾記精采好球。(圖為兩人在擊敗大陸組合後,舉起中華民國國旗。)
必須主觀且不客氣的說,王建民的「台灣之光」能見度只在美國,但是莊佳容和詹詠然兩位球員在大滿貫決賽的表現,透過全球轉播呈現在全球人的面前。還有台灣的國旗也數度出現在電視螢光幕上,不啻是台灣的最佳國際宣傳。(這是玩笑話,運動員都是很努力的!)
以前也有看過台灣球員出戰大滿貫的畫面:王思婷在職業生涯的最後一年 (1999年)如願登上溫布敦的中央球場;王宇佐在04年的溫布敦、06年的美國公開賽都有踏上中央球場,但是都算是抽中籤王,在第一輪就打道回府。但是 這一次不同了,是在中央球場爭冠,心情別有一番滋味:可不是來球場繳學費學經驗,而是玩真的了。(圖為熱情台灣球迷在決賽中加油場景)
莊佳容、詹詠然此次澳網屈居亞軍,我不認為會為台灣的網球生態帶來多少改變,一是她們是全靠自己的力量在打拚,與政府方面扯不上邊;再者台灣的運動環境 也太糟了,完全沒有ATP和WTA等級的網球比賽來建立起網球的風氣。企業對於網球員的贊助也很掙扎。很可能在莊佳容和詹詠然的時代過去後,又會陷入一個 斷層。唯一的影響,可能就是台灣對於網球比賽的注目程度,會再增加一點吧!希望除了這些女選手,還有近幾年來在職業賽有不錯成績的盧彥勳和王宇佐,可以把 台灣的網球帶往一個新的高峰,能夠比擬當初張德培和王思婷所掀起的盛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