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6月8日

鄧麗君物語

6月2日晚上,我守在電視機前面準備收看由日本製作,向鄧麗君致敬的特別劇「台灣歌姬‧鄧麗君」(テレサ・テン物語~わたしの家は山の向こう)。如果不是因為這齣戲劇,我差點忘記這位經典的華人歌手,就是在十幾年前的5月,於泰國清邁因為氣喘病發而辭世。

就跟許多人一樣,成長過程中一定是聽過「何日君再來」、「月亮代表我的心」,這些鄧麗君的經典歌曲。然而說到真正認識鄧麗君,則是要從國中那位只教我幾個月的國文老師說起。這位老師是一位瘋狂的鄧麗君歌迷,只要上到古典詩詞的課程,就要拿起那卷好舊的鄧麗君「淡淡幽情」卡帶,興奮地教我們唱。「卡帶裡每一首歌我都會唱,都好好聽,我要教你們唱。」之後那幾堂國文課就變成了唱遊課了

一開始是懷著看熱鬧的心態,心想「愛國藝人」鄧麗君也沒有什麼轟轟烈烈的緋聞,故事情節寫的出來嗎?還有飾演主角的日本女演員木村佳乃要如何詮釋歌藝高超的本尊呢?懷著這些疑問看下去的結果,雖然覺得劇中的歷史情節過於馬虎,叫人不敢恭維,但是依然有可看之處。

例如當初的假護照事件:1979年2月,鄧麗君持偽造的印尼護照入境日本被拒,在經過偵詢之後,黯然離開日本,當地事業為之中斷。到底為什麼鄧麗君要持印尼護照?這本假護照又從何而來?甚至有鄧麗君為國民黨女間諜,專至日本收集情報的傳聞。這些在華文媒體付之闕如的情節,在劇中都給了交代。

劇中也描寫了鄧麗君的愛情,尤其是她與法籍男友之間的情感。我很喜歡劇中描寫鄧麗君每次與男友大吵後,又言歸於好的情節,覺得比起「永遠的軍中情人」的形象,我反而喜歡這樣的鄧麗君,單純的、勇於追求自我的鄧麗君。

還有鄧麗君為聲援天安門靜坐的學生們,意外地現身香港演唱,劇中也忠實的呈現出原貌。

至於女主角的歌聲,因為是從鄧麗君到日本發展開始的故事情節,大部分是日語歌,而且也都是對嘴演唱 (配上鄧麗君的歌聲),不過劇中的關鍵曲「我的家在山的那一邊」,都是女主角親力而為,算是很有誠意的演出了。

看了此劇,我又犯疑。台灣好像已經很久,沒有製作向鄧麗君致敬的電視節目了。鄧麗君不只是一位經典的歌手,甚至可以算是台灣的文化遺產了。但是為何台灣的媒體會如此忽略呢?尤其是老三台,肯定擁有很多鄧麗君的影像紀錄,為什麼不整理出來播放呢?這實在是很不應該的。

相關網站:
台灣歌姬.鄧麗君
テレサ・テン物語~私の家は山の向こ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