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得很奇怪,為什麼今年的「台維斯盃」賽程特別趕?不是二月才和哈薩克打過一場,三個禮拜後又要和印度打。後來才發現,因為台灣所處的「亞太區第一級」名額大爆滿,所以把參賽國家分作兩小組進行,其中第一輪由台灣與哈薩克率先開打(其他國家首輪輪空),接著下一輪才是全球開打的「台維斯盃」賽季。
雖然連打兩場對中華隊有點操,場地調度也略嫌草率,但是從另一方面來想也是幸運,因為台灣球迷可以在短短的時間內,欣賞到兩場國際性的網球賽事。
近年來台灣的網球實力增強,盧彥勳、王宇佐、詹詠然、莊佳容、謝淑薇等選手先後登上國際舞台。尤其是盧彥勳,因為先前在澳網淘汰阿根廷名將納班迪恩(David Nalbandian),排名又創生涯新高(57名),在此屆的台維斯盃,也不可避免成為各國的頭號假想敵。不過很可惜的是,盧彥勳因傷缺席首輪對上哈薩克的比賽,之後對上印度也因為表現失常,讓中華隊無法向「世界組」繼續前進。
不過幸好,因傷沈寂一年之久的王宇佐即時歸隊,在對上哈薩克一役中表現出色,彌補了盧彥勳缺席的遺憾。再加上陳迪、楊宗樺、易楚寰等人的好表現,儘管哈薩克此次「犯台」來勢洶洶(募得三位百名開外的外籍傭兵),中華隊仍得以擊退強敵,晉級下一輪。
王宇佐在國內比盧彥勳成名更早,在青少年時期戰績卓越,有天才球員之稱,更以16歲之齡,登上國內球王寶座。只可惜,在去年「台維斯盃」對上澳洲之後,就因為手腕傷勢而暫退球場。經過長期的復健治療,已經沒有任何排名的王宇佐,此次上場其實也讓人質疑。不過王宇佐在對上哈薩克的比賽中,仍以紮實的兩場單打勝利,證明了他的實力。
有網友說,「現在我才知道,為甚麼別人說王宇佐比盧彥勳來得有天份。」這不是說盧彥勳不夠努力,沒有天份。但是只要看過王宇佐打球,就知道他巧妙的手感和隨心所欲的擊球策略,不是苦練就可成的,這不是天份是什麼呢?久未打球的王宇佐看來體型有點壯,跑動能力也有點下降,在結束「台維斯盃」第一輪賽事後,為了解決手腕舊疾,又動了手術,希望他的傷勢能夠儘快痊癒,繼續打出美妙球技以饗球迷。
第二輪對上印度的賽事讓我很是興奮,大概是近來喜看彼邦電影(寶萊塢),讓我對印度好感倍生。加上此次又迎來「黃金雙打」Leander Paes和Mahesh Bhupathi,是繼去年休威特(Lleyton Hewitt)來台後,又一世界級名將來台獻藝。印度隊賽前預測比賽是六四波,加上地主優勢為五五波,可能要到第五點才分勝負。但沒想到印度無名小將Somdev Devvarman神勇,一上場先打掛我國的陳迪,第三天又大爆冷門輕鬆擊敗盧彥勳,加上雙打鐵點,讓印度隊提前在第四點慶祝勝利。
重要的不是結果,而是過程
中華隊雖然在今年的台維斯盃無緣晉級,只能期待明年重振旗鼓,但至少我很享受整個比賽的過程。關心網球的球迷都知道,近兩年來台灣網球因為有許多團體默默支持,加上新的「網協」團隊努力籌備各項賽事,讓台灣的網球環境開始步上軌道,也讓國內更多球員有志於職業一途。過去台灣都只靠盧彥勳、王宇佐包辦單雙打,但現在陳迪已有第二單打的架式。最高興的是楊宗樺、易楚寰兩位年輕小將潛力十足,連續兩場雙打都打得有聲有色,堪稱是未來「台維斯盃」的中流砥柱。
可惜政府配套措施做的太慢,讓民間空有壯志卻後繼無力。二月對上哈薩克一役,在新莊體育館使用的地毯,竟然已超過18年,黏都黏不牢,差點被判失格。之後對印度的比賽改在高雄陽明網球中心,號稱是全台最高級的網球場地,去年被批評觀眾座位生鏽,不堪坐人;今年又被打槍,說球場表面呈現波浪狀,有受傷之虞。
可想而知我們的政府官員是如何回應,「今年沒有預算啦,等到明年再說。」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搞到現在「撞球神童」要入籍新加坡,「高球小天后」也可能被南韓挖角,到最後連棒球也打不過中國大陸,只剩下無恥政客在電視上打嘴炮。你們這些政客不要臉沒關係,我們這些小老百姓還要面子,老是被哈薩克、印度、泰國、韓國、印尼、巴基斯坦......笑我們台灣網球場怎麼那麼爛,實在是情何以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