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2日

【屏東】摩托車女孩和海灘男孩

我應該是先遇到「摩托車女孩」,再遇到「海灘男孩」。

總之是一樣的情節。隻身在公路右側拖著行李走著,然後從背後傳來喚我的聲音,接著就會問我是否要搭順風車。大部分的人要載我去「佳樂水」,以為我也要去這個旅遊聖地。然後我說不用了,因為今天只打算在墾丁這裡過夜。

然後又一聲喚我,這次是騎摩托車的女孩,她也說要載我到下一站。我看著她的摩托車,再看一下我的行李,客氣地向她回絕了。她以略帶失望的語氣繼續向我遊說,試圖撼動我的決心。最後發現她的交通工具終究只是一輛摩托車,是不足以承載我和行李的重量的,這才死心。

我們交談了一會兒,發現原來她是老鄉,竟然在這「國境之南」能遇到故知,很是驚喜。女孩不似老鄉啊,老鄉如我,勢利自私,目光如豆,成功則凌駕於人,失敗則自怨自艾。女孩似被大海的浪濤清洗了,心靈也澄澈了。

後來在下一站又遇到了女孩,她沒認出我來。想必「國境之南」的子民不帶心眼,也不用記性了!

後來在海岸遇到了「海灘男孩」。 「國境之南」的子民總是愛與人攀談,對他點頭笑一笑,就是交談的開端。

「海灘男孩」心胸也開闊,天南地北的聊,沒有時間的限制。我這個自私都市出生的敗類,打從出生就受到時程表的限制,時間就是金錢,那容得了這樣揮霍。雖然已被微鹹的海風薰陶過一段時間,但天性還是在,難免不適應風土。

 「海灘男孩」也愛拍照,人也拍,曬在行李上的內褲也拍,我曬黑如炭的腳踝也拍。此等光明正大的行徑,令我陷入綺麗的遐想。不正常的心態,自然也是自私城市不入流的習氣。

後來我想到為什麼我與墾丁不搭嘎的原因了,這裡是海,我是靠山的,所以看不慣海。山的流氣,不容於海的習性,大概是這樣子。

或許這只是藉口,我心裡明白,我這個靠山的孩子,習慣秩序的依靠,是不可能隨波逐流了。縱然稍微縱情於海風的吹拂,於我,最終還是要回到那個看似有序、實已失序的世界。如果我鍾情於此,那只是為了逃避。我還是有骨氣的,可不想做逃避現實的懦夫。

最後還是要和 「海灘男孩」道再見。今晚是在墾丁當地的小學獲得借宿的許可。學校老師高興地說,「你知道嗎?我們學校有同學是『XX家族』的成員,小小年紀已有多次環島成功的經驗。」校長介紹一位黝黑的男孩給我認識,大大的眼睛流露出自信的神態。

「又是一位『海灘男孩』!」我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