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人跌破大家的眼鏡,在驚訝聲中通過了台大校長的遴選。最近這個故事感覺很熱門,但究竟是網路上彼此較勁,還是現實風向也是如此,還有待觀察。不過台大校長遴選案真可說是當代倫理學的經典。從候選人與遴選委員之間的對價關係,到兩階段遴選的爾虞我詐,都令人生厭。所謂學者大呼「大學自治」,究竟是省籍情節自動歸位,還是利益團體大勾結,教局外者怎麼也看不清。
有的人喜歡他,有的人也不喜歡他。
喜歡他的人拚命幫他辯護 ,不喜歡他的人拼命找他碴。
最後,這個人到現在還當不上台大校長。
台大作為台灣最具影響力的大學,幾乎台灣有名學者都出自於此,而建立起來的,那噁心透頂,密密麻麻的徒子徒孫網絡,更是以台大為中心,向全台蔓延。政治界也是如此,台灣總統直選後,歷屆總統都出自台大。政府單位各級官員,也大多畢業於台大。所以說台大是全台灣最大的共犯集團,也不為過。這精美的共犯結構,造成台大拿走了大多數政府學術預算。而其他大學即使有心於學術,也因為預算被台大霸佔,而無計可施。
翻開台大歷屆校長名單,大概可歸納出一個原則,那就是「醫學系」和「電機系」輪流作莊。也就是說,近年台大的校務,都由這兩個資源最多、募款能力最強的科系所把持。但這些校長並沒有帶動台大的進步,反而讓台大的世界學術排名節節敗退。一電機系出身的前校長做「超能力偽科學」被抓包,前任校長又因牽涉「偽造論文案」臨時下台,打破了權力輪替的規則。所以就找一個沒有名望的「管爺」,當作是輪替真空時期的墊腳石。
我不是台大人,以上只是局外者的胡言亂語。但我直接在這裡表態,就讓那位「管爺」坐上他的意外得來的校長大位吧!如果他真是名不符實的人選,就讓台大自嚐惡果,然後自力救濟吧!
雖然我個人不太喜歡那位準校長「管爺」的言行(因為他根本就躲起來不說話),不過也是希望這次的「台大校長遴選事件」能夠喚起眾人的注意,針對近來多次大學校長遴選的缺失,集眾人之力來改進。「國家監督」和「大學自治」的界線何在?一堆「前校長」和「名作家」都站出來力挺「大學自治」,到底是「黑道聚眾」還是「相互取暖」,我也看不懂。反正那麼多「高級知識份子」都出來了,我這個「研究所中出」的一介草民也該告退,給他們搞搞看好了。
相關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