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別說已經接近神級的「Google Search」搜尋引擎。之前去中國廈門旅遊,想找英文資料,懶得開VPN,就用當地「百度」搜尋,結果搜尋出來的都是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用得我一肚子氣。最後還是開了VPN用Google Search,一下子就找到我要的東西。最近聽說Google有意重回中國市場,好像對岸網友也沒有不樂意,反倒引頸企盼的樣子。
不過據說Google重回中國之作,是「閹割」的版本,不但會刪除部份敏感資料,甚至可能為符合當地法規,會像「蘋果」、「Airbnb」一樣,把當地用戶資料放在中國主機,供中國政府查閱。Google的工程師聽到這樣的傳聞,聽說也已經串連起來,向公司抗議。
其實我們使用Google服務時,我們的一舉一動,早已被Google紀錄下來,成為大數據的分析資料。幾年前Edward Snowden爆料美國國家安全局監控網路資料引發軒然大波,接著Facebook又爆出用戶資料遭其他公司濫用,讓大家對這些網路巨擘開始不信任。
我自己本來不以為意,不過之前把慣用的網路瀏覽器從Firefox換到Google Chrome之後,覺得怪怪的。因為我的書籤和密碼都放到Google的伺服器,又可以跨裝置同步,好像增加了外洩的風險,所以最近又把資料搬回到Firefox,感覺比較安心。不過為了網站相容性問題,Google Chrome還是繼續使用當中。
仔細想想,當初貪圖免費和方便,把資料都儲存在Google的伺服器,這樣的作法是否穩當呢?如果要捨棄Google,難道又要變回硬碟備份和自架網站嗎?會不會又太小題大作了?
方便和安全,還真是兩難的課題啊!
自己使用的Google服務和可能替代方案:
※ 很難替代Google服務 | 替代方案 |
---|---|
Google Search(網路搜尋) ※ | DuckDuckGo |
Gmail(收發E-mail) ※ | E-mail強者 |
Blogger(網路記事) | 1. WordPress 2. 寫日記本就好? |
Google聯絡人(電話簿同步) | 停止同步? |
網路硬碟(雲端備份) | 本機檔案備份 |
Google Spreadsheet(小型資料庫) ※ | LibreOffice Calc |
Google Keep(記事app) | 其他記事app |
Google相簿(相片備份) ※ | 相片很多耶,怎麼辦? |
Tasks(記事app) | 其他記事app |
Google快訊(新聞RSS) | 不看網路新聞? |
Youtube(影片備份) | 沒什麼重要影片 |
Chrome(網路瀏覽器) ※ | Chromium、Firefox |
Android(手機作業系統) ※ | 主要手機系統,沒選擇 |
Google play商店(安裝app) | F-Droi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