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母親的故鄉「瑞源村」度過了狂風暴雨的一夜。看來故鄉早已忘了我,一點也不溫柔。所幸隔天風雨稍歇,將行李收拾好,特意在附近繞了一圈,想找尋一些童年回憶,可惜,事情過去太久,不復記憶了。
再往下走的村落是「瑞豐」,路旁有間小小的火車站,又進去裡面站了一會兒。「瑞豐站」是無人看管的車站,只要刷卡就能入站乘車。車站裡掛著歷史照片,訴說著車站的歷史,只是今日的訪客,似乎只有我一個而已了。
因為下雨的關係,道路兩旁的山脈靄氣更重了。好像一重重的蒸氣從山脈間湧出,煞是壯觀。這就是課本上說的「花東縱谷」啊!因為有環島這一遭,才能親身體驗這紙上的風景。
接著走到的是「關山鄉」,迎接我的是一望無際的稻田,這裡就是台灣東部的穀倉了。這裡空氣清新、水質清澈,無怪乎台灣東部出產的稻米如此出名。
我在這裡吃了早點,早餐店老闆得知我的環島計畫,還特別少收了零頭,真是感謝。
連日的下雨,讓雙腳早已溼透。在關山路邊的小雜貨店買了「藍白拖」換上,讓腳丫子出來透透空氣。因為不確定腳的尺寸,雜貨店老闆不厭其煩地拿了不同尺寸的拖鞋讓我比對,在小小的雜貨店裡感受到了東部民眾的人情味。
接下來到的是「池上鄉」,「池上鄉」也是知名的米鄉,甚至這裡的米食文化也很有名,「池上便當」早已聞名全台。不過近年來「池上鄉」還有一樣事物也很有名,那就是「伯朗大道」和「金城武樹」。原本只是座落在阡陌之間的道路和樹木,因為有知名影星的加持,而變得熱門起來。
我是俗人一枚,自然也去朝聖。風景自是優美,但一車車的遊客操著辨識度極高的北方口音,倒也讓這裡多了一份庸俗。可笑的是「金城武樹」早已垂垂倒矣,仍被支架套著苟延殘喘,目的只是為了讓遊客利用它的剩餘價值而已,真是愚昧又可悲。
今日在「池上鄉」當地的小學獲得借宿的允許,真是感謝。自踏入台灣東部,一路上的人們都是真心相待,可見此處民風之純樸。
趁著閒暇之虞,又在池上市區逛了一下,在洗衣店突然看到熟悉的背影,心跳了一下,還以為是那個我曾經迷戀過的他。不過定神細看,自然不是的,不由得笑了一下,這不由自主的心酸,還沒消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