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30日

從「2020年總統辯論」看韓國瑜的話術

現任高雄市長,暨國民黨總統候選人韓國瑜常被我的「同溫層」批評為市井無賴,是不學無術之徒。但看完總統大選辯論之後,不得不說,這位仁兄的口才真是好,不看稿就能夠長篇大論十幾分鐘,的確很少有人可以匹敵。

通篇看下來,可以統整韓國瑜使用的說話技巧如下:

  1. 雙眼直視鏡頭,與聽者做情感交流。
  2. 緊扣演說主題,逐一完成目標。
  3. 不賣弄專業術語,用淺顯的語言和比喻讓民眾了解。
  4. 善用印象連結,讓聽眾忘記自己的缺點,只記得對手的缺點。
  5. 通篇演說無贅字,予人辯才無礙之感。
雖然韓國瑜說話流利,不過畢竟是總統辯論會,大家最想聽到的,還是候選人對於彼此政策的攻防。可惜韓國瑜最弱的就是政策,所以他故意不提自己的政見,並用實問虛答的方式閃避對手的攻擊。而他反擊的語言,也因為缺乏證據而欲振乏力,反而更像是空口說大話。

候選人的表現有其客觀的標準,但選舉亦有其感性的成分,害怕改變的恐懼也會讓人趨於保守。韓國瑜善用氛圍,讓民眾逃離現實,沉迷於他的話術之中。但台灣人也有反叛的移民性格,越是面對強權的欺壓,越是有硬頸的風骨。明年的選舉,大環境的考驗更是嚴峻,台灣人的選擇究竟會是如何,大家都在看。

有人說,中國人只在乎錢,以為用錢就可以收買人心,但忘記台灣人更在乎的,是價值。幸好,民主體制在台灣運行多年,許多價值都已深入人心,是如同空氣一般的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