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旅行目的地是嘉義。我想先去嘉義民雄的中正大學,然後再去市區逛逛。
中正大學是我的母校,算起來,從學校畢業以後,就再也沒有回去過了。
但大學階段畢竟是智慧的啟蒙期,我也把嘉義視為我的第二故鄉。
可惜我的同學都是北部或南部人,而我是中部人,久而久之也就斷了聯繫。一直想找機會回母校逛逛,也因為索事纏身,無法成行。這一拖,就是十七年。
這數字算出來,還真是嚇死人。原來,我都是這個歲數了,不再是當年那個毛頭小子了。
出發的日子在一月底,正好是中國武漢傳出肺炎疫情的時候,台灣也掀起口罩的搶購風潮。社會正在動盪不安之際,我卻出來旅行,實在是罪過。但對疫情默然以對,也顯出我的淡然。
我拿悠遊卡搭最經濟的「電聯車」到嘉義。首先在「大林」下車。這裡是一個純樸的小鎮,年少時曾在這裡一遊,但完全沒印象了。當時全台灣的口罩統一由便利商店販賣,店門口都貼上「口罩已賣完」的告示。但南部還是一派悠閒,傳統市場也是人聲鼎沸,完全沒有受到疫情的影響。
下一站就是中正大學的所在地,「民雄」。之前「環島旅行」的時候,有路過此地,知道車站已經改建。不過當時只是小晃一圈,這次終於有機會可以四處走走。
基本上民雄市區的輪廓跟我唸書時差不多,廟口的蚵仔煎還在,肉包店和鵝肉店也都還是招牌。我在巷弄間鑽進鑽出,試圖找出當年青春的回憶。只不過街道已被新一輩的年輕人佔據,我的青春也蕩然無存了。
接著要搭車到中正大學。現在要去中正大學的話,在火車站旁邊就可以搭車了,好不方便。大概搭了十幾分的車,就把我帶到了目的地。
看到中正大學的校門口,忍不住呼了一口氣。這裡還是跟以前一樣,四處都是稻田。只不過大門對面的「大吃市」更宏偉了,當時只是攤販的聚集地,現在都蓋起了店面。
就好像回到從前一樣,從旁邊的側門進入校園。首先是走過大橋,跨過「寧靜湖」,然後左手邊就是「活動中心」。再繼續走就是文學院、社科院、通識中心、行政大樓、大禮堂、圖書館、管理學院、法學院......,處處都有我留下的回憶。
順著斜坡往下走就是宿舍區。當時大一新生都要規定住校,也是我第一次離家在外的經驗。我也順道逛了一圈,回味當時的生活。不過順著山路再爬回教學區就困難了,想當初我可是每天都要爬坡上學的呢。
想進去圖書館,可是圖書館沒開放。學生時代最喜歡去圖書館吹冷氣睡覺。因為「武漢肺炎」疫情的關係,全台灣的大學都延後開學,所以校園裡沒有學生,圖書館也打烊了。
現在教學區也是大門深鎖,所以我也沒辦法進去我就讀的科系,是此行的遺憾。下一次來嘉義,再來這裡看看吧。
匆匆忙忙跳上了開往嘉義市區的公車,赫然發現車窗外的人,是語言所的教授,我曾經修過他的課。不過他好像不記得我了。事實上,整座學校都把我忘記了,是我在自作多情吧!
公車把我載到嘉義市區,訂的飯店就在火車站附近。進去房間一看,好像氣氛怪怪的,不過單人房還附衛浴,這樣我就心滿意足。這裡還有免費的成人電視頻道,笑了一下,也就不以為意。
晚上去逛嘉義的文化路夜市,唸書時來過一次,還是同學為我慶生的時候。當時的事情都不記得了,趁現在來填補回憶。來來回回走了好幾次,這才感覺人生的踏實。
隔天早上起床,把嘉義的風景看了看,就搭車北上回家。兩天一夜的小旅行,就此告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