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陣子去做了健保給付的「糞便潛血檢查」,結果有潛血反應。因為當時有痔瘡發作,加上糞便偏硬,出血也是理所當然。不過還是要求醫師幫我排大腸鏡,反正是健保給付的,不做白不做。
不過即便有健保補助,仍須負擔部份費用。我選擇的是傳統大腸鏡,須自付掛號費和清腸藥,費用約一千出頭。若是選擇無痛大腸鏡,除了藥費之外,還須負擔麻醉費用,費用約七千多。
至於非健保補助的大腸鏡,因為還要負擔檢查費用,費用就更貴了,依檢查方式的不同,費用從五千元到一萬元不等。
大腸鏡不是隨到隨做,我當下去排時間,最快也要到半個月後。
做大腸鏡之前要先清腸,把糞便清掉,這樣才能看清楚腸道。我領到的清腸藥是兩包「腸見淨」,分兩天使用,每次要用1000cc的水將藥粉溶解後喝完。藥不難吃,困難的是要大量喝水,務必使最後一次的排便清澈如水。
為加強清腸效果,還要進行三天的低渣飲食。網路上各家醫院的低渣飲食菜單都有差異,也和醫院給我的衛教單不同,保險起見,最好還是以自家醫院的指示為準。
檢查當天,先確認清腸狀況,接著退去下半身衣物,換上檢查服,再躺到檢查台上做檢查。
檢查人員要我側躺,方便把儀器從肛門置入腸道。我可以看上方的螢幕,觀察儀器進入腸道的情形。
基本上儀器進入大腸後便無感覺,但中間會有幾分鐘極不舒服,是儀器卡到腸道的彎道。檢查人員熟練地幫我壓肚子,並要我深呼吸,讓儀器可以順利通過。
沒過幾分鐘,儀器順利到位,接著就要將儀器拉出,並觀察腸道。醫生有發現到一塊瘜肉,幫我割除並送去化驗。下次回診就可以看報告了。
因為割除了瘜肉,之後幾天的排便仍會有出血狀況,檢查人員提醒不要運動,不要搬重物,也不要吃生冷的食物,以免腹瀉。
最後回診看報告,結果是一般的瘜肉,無異常狀況,真是太好了。把瘜肉割掉就可以避免演變成癌細胞,是預防大腸癌最有效的方式。
第一次做大腸鏡,有些許擔心,但幸好有驚無險。檢查過程中,的確會有傳說中不舒服的狀況,但也不是完全不能忍受,只要深呼吸即可減輕不適。可惜這次清腸效果不佳,腸道有部份看不清楚,所以不能確定是否有其他瘜肉的存在。下次若再做大腸鏡,清腸功夫要做得更好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