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2月22日

彭帥的理想與現實

鄭潔和晏紫這對中國組合在今年的澳洲網球公開賽拿下了女子雙打的冠軍,雖然是扎扎實實的獲勝,但還是令人驚訝,畢竟這是華人選手第一次在成人組的大滿貫賽中拿下冠軍。過去台灣最成功的職業選手王思婷,大滿貫參賽紀錄也僅在第三輪止步 (94年、95年的法網,94年的美網,97年的澳網)。除此之外,中國女子選手共有七名選手打進到澳網的單打會內賽 (包括從會外賽打進來的兩名),雖然都在前面幾輪遭淘汰,但是這種空前的大陣仗讓人回想起過去著名的「西班牙艦隊」,以及最近網壇上的「俄羅斯娘子軍」。近幾年才崛起的中國網球,似乎有潛力成為國際網壇的要角。

對此,印尼的前職業網球好手 Yayuk Basuki談到了她的看法,「真的要好好注意中國的網球,不僅是在網球,在其他運動項目也是,都成長的非常快速。她們過去是落後於我們 (印尼)和日本的,但現在她們可以培養很優秀的職業選手,因為她們有人才的關係。她們唯一要注意的就是,要多脫離國家一點。」

Basuki 談到的「脫離國家」指的是,中國目前對於網球運動仍採取集體訓練的模式,從各地挑選優秀的人才進入國家隊訓練,訓練的教練、設備與經費全由國家提供。即使中國目前正積極進軍職業網球運動,但是選手們的參賽行程仍是由國家 (網球管理中心)規劃的。另外還有令其他國家選手不解的是,中國選手比賽得來的獎金大部分必須上繳國家主管單位。

以上這些只是我對於彼岸體育制度了解的皮毛而已,無法作更進一步的探討。之所以會注意到這些,是因為最近西方運動媒體也開始報導了中國網球選手彭帥的「單飛事件」,其實這在年初已是中國的熱門消息了。「彭帥事件」起因於彭帥這位網球選手想要自己規劃參賽行程,獨立聘請國外教練,也要掌控自己的比賽獎金,希望能不用「上繳國庫」。這意味著她將不再接受國家的補助,而必須獨自打理自己在外的生活開銷,以及支付教練的費用。因為彭帥的要求與「網管中心」的原則相矛盾,因而產生衝突。「網管中心」主任孫晉芳對外表示,「國家隊不搞特殊化,球員太自私,心中沒祖國。」而彭帥也因為與網管中心溝通未果,遲遲未回國家隊接受訓練,在今年澳網後也沒有繼續打職業比賽。甚至傳出可能會因此退役的消息。

現年20歲的彭帥,是被譽為近幾年來最有天賦的中國網球選手之一,2001年開始打職業比賽,2004年世界排名首次晉級前一百名,2005年打進到兩個WTA比賽的四強,過程中擊敗過三位世界排名前十位的好手,她在聖地牙哥的比賽中以兩個6-4終結了比利時現任球后 Kim Clijsters當時的26連勝紀錄,被當時的媒體譽為「一位新的莎莉絲(Monica Seles)」(彭帥與名將莎莉絲一樣,都是正反拍皆雙手握拍),Clijsters在賽後也極力稱讚對手,「是好久從未遇過的好球員,肯定有世界前三名的實力。」她的世界排名也創下中國 (及華人)選手的新高,第31位 (2005年八月)。也因此彭帥今年的球季備受期待,不過或許是受到「單飛事件」的影響,今年的比賽都不盡理想,世界排名也滑落到第61位。

彭帥的發跡過程不同於其他中國選手。她是湖南人,但是是在天津隊的出資下得以去美國接受訓練,有自己的訓練表和教練。然而這些待遇因為她不能為天津隊拿下去年中國十運會的網球冠軍而嘎然中止,她失去了經濟支援,因而不能繼續自己的訓練進度。而在國家隊必須與隊員共用教練,訓練效果不彰,因而興起了單飛的想法。如果可以自己掌握比賽的收入,或許就能維持之前的訓練成果。

雖然中國現在允許網球員以個人名義 (個體戶)參加比賽,例如今年打進到澳網女單第二輪的袁夢,雖然不是國家隊隊員,卻靠著家人與旁人的經濟支持成功「圓夢」。但是彭帥的例子則是從小即接受國家的補助,如果中途單飛,則會被視為不懂得飲水思源。但根據媒體的報導,彭帥過去訓練的經費其實都是由天津體育局出資,與國家網管中心一點關係也沒有,所以她的獎金只需要上繳給天津當局,而不必交給網管中心,也就與國家當局沒有利害關係了。事實上彭帥過去該上繳給天津體育局的每一筆錢也都確實上繳,所以或許彭帥與國家當局並不存在實質的金錢問題,而是彭帥的行徑,是會打破一項運動的傳統的。

在職業網球這個十足市場經濟的行業中,像彭帥這樣出身自國家管理訓練的球員並非特例。過去就有很多出身自共產國家的網球選手,必須在國內經過激烈競爭後,才有機會被國家挑選至外國參加比賽。但是在過去那個冷戰的年代,共產國家對於球員的掌控是十分嚴格的,球員無時無刻不在害怕自己的運動生涯,會因為國家的不允許出國比賽而中斷,於是選擇滯留國外以取得政治庇護。最有名的例子是娜拉提諾娃 (Martina Navratilova),她在1975年的美國公開賽四強輸給艾芙特 (Chris Evert)後,走進美國的移民辦事處,告知官員想要離開祖國捷克,定居美國 (英文叫defection,中文叫做「叛逃」或「投誠」)。還有中國的胡娜 (現在是很活躍的網球評論員,並在台灣經營網球俱樂部)在1983年於美國比賽期間在當地申請政治庇護,引發了當時中美關係的緊張情勢。

「彭帥事件」在彭帥本人坦承自己思慮不夠成熟,認錯道歉之下,似乎已平息了下來,彭帥目前仍擁有國家隊的身分,並已回到了天津繼續訓練,因為她之前也和其他國家隊隊員辦了美國簽證,所以也可能將會重回職業比賽的行列。雖然雙方對於和解內容拒不透露,但媒體猜測可能網管中心接受了彭帥的條件,將在賽程規劃、獎金自主及訓練方面讓步,而彭帥則會在重大的國家比賽中繼續披掛上陣。

西方媒體顯然很同情彭帥的境遇,還舉出了當時在NBA發展的中國籃球員王志郅,因為不願意替中國國家隊打球,而遭到中國當局全面封殺的例子。我自己也是站在支持彭帥的立場。雖然不了解中國的體育政策,但是至少了解職業網球的競爭是開放性的,沒有國域的限制,如果對於比賽政策過於限制,反而是畫地自限,限制了球員的發展。俄羅斯過去是共產主義的老大哥,但也是在共產政府倒台後,球員可以自由往國外打球,才出現了目前的「俄羅斯大軍」。中國網球當局批評彭帥的單飛要求過於自私,不懂得回饋,但是卻沒想過也要給球員成長的空間,才有能力回饋。彭帥有心單飛,或許是反映了中國目前網球運動發展的瓶頸吧!

希望彭帥快點回到職業場上,繼續打出好成績。畢竟現在的女網,能夠和我欣賞的球員莎莉絲一樣,能夠用雙手正反拍打出好球來的球員,還真是沒幾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