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出的故事從未停止。從年初的辛吉絲 (Martina Hingis)令人驚艷的復出;再來是八十年代的老球王麥肯羅 (John McEnroe)成功奪取復出後的第一個雙打冠軍。現在復出的故事再添一則,九十年代的發球天后,荷蘭籍的舒茲 (Brenda Schultz-McCarty, 左圖)在沉寂六年之後,選擇以復出的方式結束自己的網球事業。
舒茲是九十年代的代表球手之一,在當時女子網球的發球技術尚未如現在來的強勁之時,舒茲以她平均時速超過110英哩的超高速發球 (最快可達124英哩),成為當時女子選手的夢魘之一。憑藉著她的發球,舒茲的世界排名曾經在1996年達到過世界第九,她也曾經在1995年的溫布敦和美國公開賽闖進過前八強。
1999年舒茲因為嚴重背傷而不得不退出職業網球,退休之後她專注於她在美國維吉尼亞州的網球訓練營,同時也擔任荷蘭聯邦盃 (女子國家代表隊)的教練。直到去年,她感到背傷好轉,因而興起了復出的念頭,「我被要求擔任聯邦盃代表隊的教練,並且和隊中成員對打,我對自己說,如果我可以打敗自己的隊員,那麼或許他們會讓我下場打球。果真,我加入了單打和雙打的比賽,雖然都輸了,但我真的很享受。」
「我決定多打幾場職業賽,在我開始組織家庭之前。我真的很想在溫布敦的草地球場多打一次球。」現年35歲的舒茲說道。雖然今年截至目前為止戰績僅2勝3 負,但是復出對於舒茲而言並非金錢或是贏球,而是意味著其他。「復出意味著我可以自己畫下句點,過去我沒有這樣的機會 (指過去因背傷而退出網壇)。雖然有點不理性,但這就是我希望的。」
我想這就是運動的魅力。雖然職業運動是殘酷的,往往必須打敗所有的對手才能獲得最終的冠軍。但是在選手爭取勝利的過程中,那種決心跟毅力,才是令人動容的。觀眾不僅僅只為贏家的勝利而鼓掌,這是我的看法。
就像辛吉絲決定復出時,媒體一味潑冷水,但是當記者問到其昔日對手大威廉絲 (Venus Williams)的意見時,她的見解令人感動,「我為她高興,這是正確的決定。你必須活出你的夢,她的夢想就是復出,光是復出的勇氣和準備就是不得了。」
「我認為任何想活出夢想的人,都會以她為模範。」大威廉絲說道。
夢想不僅僅只是虛幻的架構,它的涵義是深沉的。對於當初尚是青澀年代的我而言,也曾經為復出的故事而感動,那是莫妮卡‧莎莉絲 (Monica Seles)在遇刺後的復出首次打進到大滿貫的決賽,面對到她昔日的對手葛拉芙 (Steffi Graf)而達到童話的境界。當初我因為這童話的氣氛著迷不已,現在則是因為也遭遇過許多次的困難,才知道克服困境是需要莫大的努力與勇氣的。反而從這些復出球員的故事中,得到更多的啟發。這就是我觀看運動節目的收穫。
我身旁有好多人深覺現狀無趣,只會吱吱不休的向旁人抱怨,我會推薦他們看運動節目,看棒球經典賽也行,看日本怎麼拿下世界冠軍,看古巴怎麼突破重圍,都會帶來人生的動力。